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2025年年会的常规摘要现已正式公布。恒瑞医药首次在此次会议上披露了其研究药物SHR-1826用于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的I期临床试验结果(试验编号:NCT06094556)。该内容信息来源于ASCO官方网站。
SHR-1826是一种以c-MET为靶点的抗体偶联药物(c-MET ADC),其设计结构包括一个人源化的c-MET靶向IgG2单克隆抗体,顺利获得四肽为基础的可裂解连接体与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有效载荷相连。这是首次在国内展开的针对该药物的临床试验,目的在于评估其在晚期恶性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性和有效性。
此次研究为多中心、开放性I期临床试验,参与者为那些存在c-MET变异(过表达、扩增或激活突变)的晚期实体瘤患者,这些患者在以往标准治疗中未能取得成功,或没有标准治疗方案。研究共分为剂量递增(采用i3+3设计)、剂量扩展和疗效扩展三个阶段,患者接受2.2-6.0 mg/kg的SHR-1826静脉注射,周期为三周一次。截至2024年12月5日,共有116名患者(包括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胃癌和胰腺癌患者,分别占72例、32例、10例和2例)参与并接受了治疗。
在58名可评估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为39.7%(95%置信区间27.0–53.4),疾病控制率(DCR)为94.8%(95%置信区间85.6–98.9)。无论是何种c-MET表达水平的肿瘤,还是EGFR突变型和野生型肿瘤,均观察到显著缓解。虽然中位缓解持续时间尚未得出,但在23名患者中,有21名继续保持缓解治疗。在所有72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8个月(95%置信区间4.5–7.2)。
在安全性方面,在剂量递增阶段的6.0 mg/kg剂量观察到一例3级剂量限制性内分泌治疗相关事件——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共有56名患者报告了≥3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TRAE),其中最常见的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间质性肺病在3名患者中出现(1-2级2例,3级1例)。由于TRAE,有2名患者中止了治疗,但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案例。
研究者总结,SHR-1826在已接受过多种治疗的晚期实体瘤患者中表现出可控的安全性,并在MET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值得在该类患者群体中进一步研究。据数据显示,全球现在有10款c-MET ADC进入临床阶段,仅艾伯维的Telisotuzumab Vedotin获得市场批准。在我国,本靶点的ADC共有3款在研产品,分别由恒瑞医药、宜联生物和荣昌生物开发。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