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2025年5月13日,《Infection and Drug Resistance》上发表了一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刘正印教授领导的研究。该研究聚焦于侵袭性真菌病(IFD)患者,旨在评估这些患者接受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ABCD)治疗的实际效果与安全性。
本次研究是一项多中心的、回顾性的真实世界研究,涉及全国22家医疗中心的数据。研究对象包括在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临床诊断为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未明确诊断的IFD、拟诊IFD、临床确诊IFD以及已确诊IFD的患者。顺利获得收集和分析大量病例资料,研究团队评估了ABCD在这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本次研究共纳入了503例患者,其中391例接受了至少7天的ABCD治疗。总体有效率达到了71.87%。在183例确诊或临床诊断的IFD患者中,治疗的有效率为67.76%。进一步的亚组分析显示,不同基础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各异:患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患者有效率为70.10%,艾滋病患者为88.24%,糖尿病患者为83.33%。在病原学特异性方面,曲霉感染的有效率为62.96%,毛霉感染为80.49%,念珠菌感染为66.67%。根据不同治疗策略,经验性治疗的有效率为77.78%,诊断驱动治疗为70.17%,而目标治疗则达到了76.92%。
安全性方面,研究表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输液反应(30.22%)和低钾血症(38.97%),多数不良反应属于1-2级,较为轻微。
研究结论指出,侵袭性真菌病与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多见于免疫力低下且伴有复杂基础疾病的患者群体,常见病原体包括曲霉、毛霉和念珠菌。在真实世界的临床应用中,ABCD展现了优良的抗真菌疗效与较好的安全性,预示着其在未来的广泛应用潜力。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