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摘要: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 简称ADCs)是顺利获得化学方法将人源化抗体与小分子药物结合而成的药物。ADCs能够将细胞毒性药物精确递送至特定部位,减少副作用,在肿瘤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前景。现在,已有十四种ADC取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约297种ADC处于肿瘤临床前或临床阶段的研究中。鉴于这些成果,一些科学家探索了ADC在非肿瘤性疾病(如关节炎、重症肌无力、免疫性疾病和肾衰竭)中的潜力。然而,关于ADC在非肿瘤性应用方面的研究数据有限。本综述集中探讨了ADC在这些非肿瘤领域的应用,包括其开发研究、测试程序、体外评估和临床前测试。此外,还总结了ADC在非肿瘤性应用中的限制、困难与前景。
1. 引言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利用单克隆抗体(mAb)顺利获得合适的连接物与细胞毒性剂相结合,以便高效靶向特定组织。ADCs以“制导导弹”著称,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种针对目标组织的单克隆抗体,一个活性药物分子,以及一个可裂解或不可裂解的连接物。临床上较常见的ADC载体是单克隆抗体,因为它们具有强大的结合力和目标选择性。ADCs在治疗癌症时,能够减少非靶标毒性,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ADCs在肿瘤学领域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Mylotarg® (Gemtuzumab ozogamicin),其于2000年取得FDA批准用于治疗CD33+急性髓系白血病。然而因安全性问题,该药物曾于2010年撤市,后来在优化剂量方案后于2017年重新取得批准。继Mylotarg®之后,Adcetris® (brentuximab vedotin) 和Kadcyla® (ado-trastuzumab emtansine) 也陆续取得批准,并成为市场上成功的ADC产品。至今,全球已有十四种ADC获准应用于实体瘤和血液恶性肿瘤治疗。
根据clinicaltrials.gov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19日,共有235项ADC临床试验,绝大多数涉及癌症治疗。然而,ADCs在非肿瘤应用的研究仍较为零散,但这种趋势近年来有所变化。例如,Everts等人顺利获得研究E-selectin导向的免疫偶联物递送地塞米松,开启了ADC在非肿瘤性应用的探索之路。此后,针对多种非肿瘤性疾病的ADC应用尝试,包括炎症性疾病、细菌感染、心血管疾病和肾衰竭等,开始逐渐增多。
2. 超越癌症治疗的ADCs
ADCs在非肿瘤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尤其是在针对炎症、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有效载荷在这些应用中的作用不同于癌症治疗中的细胞毒性剂,更多地关注特定生物过程的改变。
2.1 抗炎应用
炎症是身体对抗感染和促进组织修复的重要机制,但慢性炎症可导致多种疾病。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常用的抗炎药,但由于非靶标暴露导致的长期副作用限制了其使用。ADCs在位点特异性传递激素方面显示出减少副作用的潜力。例如,研究已经评估了抗E选择素地塞米松和抗CD163地塞米松偶联物在对抗炎症中的应用。
2.2 抗体介导的siRNA偶联物
小干扰RNA(siRNA)因其基因靶向治疗潜力而受到关注,但非特异性暴露导致的问题限制了其应用。顺利获得将siRNA与抗体偶联,可以实现靶向传递,减少副作用。例如,研究使用针对重症肌无力(MG)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将siRNA递送至特定B细胞,从而有效地抑制疾病开展。
2.3 抗生素-抗体偶联物
抗生素-抗体偶联物(AACs)结合了抗体和抗生素的优势,用于对抗多重耐药细菌。研究表明,AAC能够清除细胞内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增强抗生素的效力,证明了抗体-药物偶联物在非肿瘤应用中的潜力。
2.4 肾小球肾炎
研究探讨了使用ADCs将抗炎药物特异性递送至病变肾小球的可能性,以减少系统性毒性,并改善肾炎的治疗效果。
2.5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ADCs在RA治疗中,顺利获得特异性递送抗炎药物,能够显著减少关节炎症,改善患者病情。例如,tocilizumab-阿仑膦酸盐(TCZ-ALD)偶联物展示了在体内外模型中的良好疗效,成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新希望。
3. 抗体-药物偶联物的临床药理学考虑
FDA发布了关于开发ADC的临床药理学指南草案,提出了关于生物分析方法、剂量和暴露-反应、内在因素、药物基因组学和QTc评估的建议。这些研究必须与临床研究相配合,以确保AD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结论和展望
综上所述,ADCs在非肿瘤疾病中的应用展示了良好的前景。未来的研究应关注如何克服当前的限制和困难,并进一步探讨ADCs在更多非肿瘤疾病中的应用潜力。仔细考量抗体选择、治疗效益和监管要求,将极大有助于这一领域的开展。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