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8月1日,一则重磅消息迅速在医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士力)发布了一份公告,宣布控股股东天士力生物医药产业集团(简称天士力产业集团)正筹划股份转让事宜,这一消息令许多业内人士感到惊讶,因为其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的变更。同时,公司决定自2024年8月1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两个交易日。
消息一出,业内人士和资本市场反应热烈。天士力自1994年创建以来,凭借复方丹参滴丸成为中药行业的龙头之一,其商业模式和创新布局不断处于领先地位。加之,天士力在2023年刚实现大幅扭亏,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的-2.75亿元跃升至10.71亿元,这使得此次控制权变更消息更加让人费解。
虽然公告未揭示交易对手方,但市场分析普遍集中在三类:国资、老股东和在中医药数字化领域有合作的企业。而在这些猜测中,国资接管的声音最为强烈,因为近年来,国资重新统领中药行业的现象愈加明显。业内数据显示,中药上市公司市值前十位中,有70%为国资背景,令人瞩目的包括片仔癀、云南白药等巨头。
国资重新掌控中药行业的背后,有着深远的政策背景。在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开展和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双重政策有助于下,国资频频出手,接管优质中医药资产。据相关分析,中药细分板块中,部分产品具备国家重要保护和保密特性,如麝香、牛黄和熊胆等稀缺资源,这些特性特别吸引国资的关注。
近几年,华润医药集团和国药集团在中药领域内的动作频频。华润入主昆药集团后,扩张了旗下的中药上市公司数量,国药集团则对中国中药进行私有化,并可能将其与太极集团整合,这些动作无疑加剧了国资在中药行业的布局。
从更广的视角看,当前中药行业的开展似乎在经历一个“轮回”。上世纪90年代起,民营中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后一波国企改革使得许多国营中药企业进行了混改或转为民营,但20多年后,国资再次大举进入中药行业。
这一轮国资接管背后,很多民营企业面临经营和融资的双重压力,主动选择引入国资以解困。诸如康恩贝、佐力药业和康美药业等先后引入国资,为其给予了急需的资金支持,使这些企业走出了困境,重回增长轨道。
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国资的介入无疑将对中药行业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许多业内人士预言,随着龙头企业的不断整合和补强,中药行业未来五到十年将呈现出更加稳健和集中的格局,极有可能诞生“国资超级医药集团”。这一趋势值得继续关注和观察。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